2018-10-18

五個餑餑 (山東饅頭) updated 2019-0630

美食會的張瓏專程問我[山東饅頭]的做法; 我調出筆記, 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做了八年多, 於是把筆記整理成篇並且送去 [品] 雜誌發表, 和讀者們分享...


...六年前的此時 (2012年10月),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破天荒的成為第一位得到如此殊榮的中國人, [南灣快樂讀書會] 也就選讀了他的作品.  莫言的小說都老長老長的, 我在有限的時間下, 選讀了一本短篇小說 [五個餑餑], 講的是在大年夜裏, 財神爺挨家挨戶說唱吉祥話, 報平安, 討元寶過節的故事.  那時祭天拜地擺放的是五個餑餑, 也就是大饅頭, 三個在下, 兩個在上.

那時候我也正在學做饅頭, 但是做得並不好, 讀書會的主持人, 黃安瓊 書友特地傳授她做饅頭的第一手經驗.  時間過得很快, 我不時的從不同的來源汲取經驗, 並且實際操作.  現在也能夠做出一籠漂亮的饅頭了.  為什麼要自己做呢? 因為在舊金山灣區很難買到紮實的 [山東饅頭].  廣東話說: [下馬落地行], 因為吃不到, 只好自力救濟, 自力更生囉.  在這兒分享給大家的, 是我學做饅頭的一點心得.

五個餑餑 (山東饅頭)                         用座式攪拌機 (stand mixer) 

廚具: 座式攪拌機, 攪拌缸及蓋, 牛角鈎(dough hook), 中盆, 麵板, 蒸籠, 蒸籠布, , 割麵刀.

發老麵(預醱酵): 在攪拌缸秤: 溫水210g, 中筋麵粉300g, 酵母粉(1/8 tsp, 1/4 tsp)

用飯匙在座式攪拌機的攪拌缸裏將老麵材料略為攪拌後噴少許水, 置於屋內溫暖處醱酵約   8小時即成老麵.  開始時的麵糰很乾, 經過長時間的醱酵後會產生酒精稍微變濕.

和新麵(基礎醱酵): 新麵見老麵:  另取一盆, 秤低筋麵粉200g, 拌入酵母粉(1/4tsp-1/2tsp), 泡打粉(baking powder) 1/2 tsp()砂糖   1 TBS.

將攪拌缸, 牛角鈎架上攪拌機, 低速, 用杓分次將新麵舀入缸, 攪拌成粗麵, 2分鐘.

等待約20分鐘, 加入鹽   1/8tsp   和液體油   1TBS (15g), 繼續用低速攪和, 視麵糰情況, 適度用噴壺噴灑少許清水, 讓材料得以成糰, 麵糰不必美觀, 5分鐘.  缸上覆蓋上濕毛巾或是噴點水後加蓋, 置於溫暖的環境讓酵母繼續醱酵. 基礎醱酵後麵糰會發漲到兩倍, 視氣溫而定, 2個小時.

嗆乾麵: “字的意思是說慢慢, 少量的把乾麵粉揉入麵糰”, 這個步驟非常關鍵.  此時的麵糰乾而有勁, ”的這個動作負荷很大, 如果全部靠攪拌機揉或全部靠手工來揉, 都容易造成損傷(機器過載或手腕過勞).  折衷之道是多用機器少用人力.  把整塊麵糰分小,  divide and conquer, 慢慢地, 藉用機器和手工分次交換, 慢速多揉, 多多揉, 來回數次後就可得到光滑緊實的麵糰.

準備麵板, 準備約1/4 Cup 中筋麵粉備用.  將麵糰從攪拌缸中取出, 用手撕成小塊小塊, 把乾麵粉在麵板上和在攪拌缸裏 ”, “”.  這個步驟需要15分鐘以上.  完成後可得到一塊700多公克紮實緊密的山東饅頭麵糰.

分個, 成型: 將麵糰平均分割成5, 用手揪或用切麵刀都行, 一次一個的將饅頭麵糰揉捏成饅頭胚.  做法是在麵板撒上薄薄的一層乾麵粉(手粉), 雙手摺疊麵糰約30下之後, 搓揉捏成饅頭胚.  摺疊次數以能夠維持著麵糰的光滑表面為準, 不必太多, 過多的話表面就會破裂. 約需15分鐘.  如果不想一個個的揉塑成型, 另一種方法是將整團麵擀開捲起成一根長棍狀, 用利刀切成小段.

將一塊蒸籠布打濕, 平鋪在蒸籠屜底部, 成型了的饅頭胚放進蒸籠做最後醱酵, 蒸鍋內的水寧多勿少.   暖蒸籠可幫助醱酵.    (註: 我用的蒸籠內緣直徑 12   吋, 外緣直徑是 13吋)

分個, 成型先是過秤, 然後我會握拳用手指關節壓麵糰, 對摺, 壓麵,對摺, 壓麵,對摺, 壓麵,對摺,共四次, 接著用左手托著麵糰邊緣, 用右手掌心, 邊轉邊壓成球狀. 再放進左手掌心, 用右手指捏合接縫, 收口.  最後將麵糰平放板面, 藉雙手的手刀, 對著饅頭胚的底部轉搓成圓錐/柱型或球型.  輕輕拍掉表面多餘的麵粉, 然後放進舖好蒸籠布的蒸籠屜內.

最後醱酵及熟成
蒸鍋的水燒熱到體溫左右就熄火. 饅頭放進籠屜後就蓋起來.  有溫暖潮濕的發漲環境, 大約半個多小時饅頭胚就會漲大了, 這是最後可以打開查看的時候. 然後在最上層的蒸籠屜鋪蓋一塊布, 露出蒸籠外, 用蒸籠蓋壓緊蓋住. 這塊布是用來吸收蒸籠蓋內層在熟成過程中凝聚的水滴, 避免滴落到饅頭的表面. 
蒸的過程中要保持蒸籠密閉, 不可開蓋走汽, 否則饅頭容易塌陷.  先開中火燒水, 10多分鐘後轉到最大火.  當蒸汽開始從蒸籠縫隙冒出來, 表示蒸鍋裏的水已經滾開.  從此時開始計時20分鐘, 你會嗅到蒸籠冒出香噴噴的麵香和酵母香.  時間到了後, 轉成小火繼續蒸3分鐘才熄火.  不要立刻開鍋, 而是讓饅頭再在蒸籠裏燜10分鐘.

熄火之後最好在半小時之內將饅頭倒出來冷卻.  要先準備好一大塊布, 翻轉蒸籠屜, 將饅頭倒出來; 饅頭的底朝天讓水蒸汽快速散開.

開鍋的程序是由下往上的: 把全部蒸籠屜連蓋子一起端捧離開蒸鍋, 再把上層籠屜連蓋子端離最下層的籠屜, 倒出第一籠的饅頭; 接著由下而上, 以此類推最頂上的一層籠屜是最後才開蓋露臉的. 

保存方法: 饅頭是非常適合 make it ahead的麵食.  冷卻後裝到密封容器或是塑料袋, 在雪櫃(冷凍庫)可保存一兩個月, 在冰箱可保存兩個星期.  如果是放進冷凍庫, 最好是鬆散的包裝; 緊密包裝的饅頭會冰黏在一塊兒, 取用困難.

溫馨提示:
·         tsp = tea spoon; TBS = Table Spoon

·        即使是機器揉麵糰, 揉捏成型仍然得靠人的雙手.  多揉多揉, 麵糰的質感就會好, 製做的人在饅頭揉成型的過程中會微微出汗. 

·        如果全用低筋麵粉則很可能發不成多氣泡的老麵糰.

·        蒸籠布可用微濕的紙巾或紙質咖啡濾網代替

·       嗆麵不能急不得快, 如果麵糰被嗆得太乾, 就容易破裂, 不美觀,發漲後更醜. 一旦麵糰太乾了, 拯救的方法就是重揉把麵糰丟回攪拌缸裏, 噴點水重新揉 (低速攪拌)就可恢復.

·        饅頭口感緊實, 花捲/包子比較膨鬆, 所以用同樣的麵糰做花捲/包子的話, 不必嗆麵的手續.

市面上有賣專門用來發麵的容器, 叫做 dough-rising basket 或是proofing container.  基本上就是一個滿大的(至少6 quart容量), 有蓋的堅實容器, 通常是光滑透明的材質, 在邊上有明確的刻度; 便於觀察麵糰發漲的進度, 一目了然.  無論用什麼容器來發漲, 容器的容量務必是麵糰的兩倍多大, 這樣麵糰才有充份的發漲空間.  盆上蓋濕布是為了防風保濕, 以免麵糰表皮被風吹乾結硬殼.  麵粉袋布 (flour sack towel), 或清潔的擦碗布(dish towel), 只要大小能夠把整個盆面蓋住, 而且布不會垂落到盆內都合適.

基礎醱酵約二到四個小時, 麵糰會發漲到原來的兩倍大, 用手指壓下膨鬆麵糰即成印記, 就表示完成.  基礎醱酵過程因為氣溫而有差異, 冬季長夏季短.  我通常都是做兩份, 10個饅頭, 在前一天晚上和麵, 讓老麵在室溫下慢慢發, 次日起床後就和麵糰(基礎醱酵), 兩三小時後切割嗆麵整形成胚, 在蒸籠裏慢慢發漲(最後醱酵), 午後蒸出.  不趕時間, 揉得好, 發得好, 成品就一定好.

[品]雜誌 2019 Jan/Feb   第52頁        https://issuu.com/dtaste/docs/dt1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