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 (8/15) 台北平等國小的巧宛然掌中劇團, 在舊金山總圖書館演出兩齣掌中劇 (布袋戲), 專業的表演及團隊精神, 獲得滿堂彩. 總圖書館的 technician 特地錄影, 並上傳至 YouTube
歡迎觀賞 (或在 YouTube 鍵入 San Francisco Public Library puppet show 即可看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0-_WWZm5Aio (山猪王的傳奇 Boar King Legend)
很多快速動作, 尤其從 17" 開始, 獵人與山猪對決, 目不暇给, 精彩極了
很多快速動作, 尤其從 17" 開始, 獵人與山猪對決, 目不暇给, 精彩極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9xgL9NVK28c (福禄壽 三仙的祝福 Three Immortals Blessing) 很溫馨
http://bit.ly/1JjwR6b (世界日報 今天的報導)
****************************** ****************************** ******
小朋友 (9-12 歲) 小小年紀, 傳承台灣最有特色的戲劇, 無名無利, 且認真努力, 樂在其中, 令人敬佩. 左邊戲台, 右邊螢幕同步投影, 以便礼堂的後座看的清楚.
雖是台語及國語, 現場的老美也看懂大部份. 該劇團如再受邀表演, 會加上中英文字幕.
全是現場發音及演奏, . 有時一個小朋友同時演兩個角色, 隨時變音, 雙手一左一右同時揮舞戲偶. 太不簡單. 戲服的設計及製作, 全由老師動手.
****************************** ****************************** *******
台北市 平等國民小學的巧宛然掌中劇團, 十位學員 (9 - 12歲), 8/15 (Sat) 2:00 - 3:30 pm, 在舊金山總圖書館的禮堂搭台演出, 前台操偶, 後台操樂, 表演兩齣台灣傳統的布袋戲 (掌中劇) : 《三仙的祝福 》 及 《山豬王傳奇》, 精彩熱閙.
會後, 與觀眾互動, 示範布袋戲的基本動作, 回答問題,及茶會交流.
巧宛然掌中劇團, 1988 年由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協助成立及教導. 創團至今已27年, 是台灣最悠久的兒童布袋戲劇團. 曾在澳洲, 加拿大, 中, 日, 韓 演出. 這次應邀從台灣飛來灣區表演. 分享台灣最美麗的掌中藝術. 舊金山只此一場, 歡迎闔府大小前來免費觀賞.
http://sfpl.org/index.php?pg=
http://sfpl.org/index.php?pg=
台北市 平等國小 巧宛然掌中劇團 (videos, about 1 or 2 minutes each)
Doris Tseng 盧慧芬
Librarian / Chinese Book Club organizer
San Francisco Main Library
International Center (415) 557-4430
布袋戲相傳發明於中國泉州,約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及至發榜,又名落孫山,廢然而歸。偶見鄰人 繰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不料震動遐邇,爭相聘演,後遂以此為業,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夢之靈驗。(引自台灣省通誌卷六學藝志藝術篇)
掌中戲是何時產生的,文獻資料中難尋恰切的文字記載。據一般民間傳說,它始於明代嘉靖年間,由「講古」(說書)的說唱形式,得提線木偶戲藝人指導,蛻變而成。產生在提線木偶之後。但此說有個漏洞,因掌中木偶是直接操作,所以容易學,但提線木偶是間接操作,操作的難度較大。文化進化史的常態應該是先易後難。似乎掌中木偶應出現在前,才合乎常規。
布袋戲名稱的由來,經過許多專家學者對民間藝人流傳的說法,加以歸納研究 ,大家都認為不外是從戲偶的形狀、戲台的造型、裝戲偶的工具和演戲時盛裝戲偶的袋子而來的:
偶戲所使用的戲偶,除了頭部、手掌及腳是木雕外,身體軀幹和四肢都是布縫製的,形狀四四方方,很像一個方形布袋。
早期演出時,所使用較簡易的戲台,形狀像一個大型布袋。演完戲,全部的戲偶都可放進一個大布袋裡,可輕便搬運。演戲時,為便於整理、使用,演師隨手將使用過的戲偶投進掛在表演戲台下一個用布縫製的袋子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