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8

忘記年齡, 作者: 戴永夏

舊歲將盡,新年又到。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人們常會想到自己的年齡。尤其一些年齡較大的人,每到此時,便會感歎說:「哎,又添了一歲!」無奈中飽含惆悵……

其實,年齡不過是生命的刻度,它對人生成敗並不起決定作用。不管你想不想它,也不管對誰,它都一視同仁。過多地為它「操心」,只會增加煩惱,對身心健康無益。所以哲人教導我們說,要忘記年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一首在青年中廣為流傳的詩——《春天的後面不是秋》,就是讓人們正確地對待年齡的。詩的前幾句是這樣寫的:

啊,朋友 ,
春天的後面不是秋,
何必為年齡發愁?
只要在秋霜裡結好你的果子,
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這首詩的主旨是鼓勵人們努力奮鬥,為人民的事業多做貢獻,不虛度年華。只要做出成績,就不必把年齡放在心上,為年齡發愁。雖然這詩有些「政治口號化」,但其立意和動機還是好的,所以在當時很受歡迎。

不過再「雞蛋裡挑一下骨頭」,這首詩的某些提法似乎還有欠缺。比如說「春天的後面不是秋」,那秋天就該為年齡發愁嗎?那麼冬天呢?這樣想來想去,我又想到了唐代的女皇武則天。她當年也遇到一個關於年齡的問題,有一位高僧給她作了很好的解答……

在唐代的帝王中,武則天是很崇信佛教的。她曾經召請多位高僧到宮中作學術報告。有一次,她請頗有傳奇色彩的嵩山慧安禪師到宮中講課。此時,慧安已經120多歲了,仍然童顏鶴髮,神采奕奕。武則天見了非常好奇,一開口便問他多大年紀了。

慧安說,我不記得了。

女皇聽了更覺驚訝:「這怎麼可能呢?一個人怎麼會忘記自己的年齡呢?」

慧安禪師則淡淡一笑,解釋道:「人之身有生有死,如同沿著一個圓周循環,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記這年歲有何用呢?何況,此心如水流注,中間並無間隙,看到水泡生生滅滅,不過是幻象罷了。人哪,從最初有意識到死亡,一直都是這樣,有什麼年歲可記呢?

在慧安禪師看來,人的年華如流水,過去的已經過去,沒有必要追悔;未來的尚未到來,沒有必要杞憂;只要好好把握住現在就行了,又何必把年齡放在心上?禪師的話,讓一向好大喜功、「萬歲」加身的則天女皇佩服得五體投地。

或許,慧安禪師講得有些玄妙,不易被我們接受。不過我們還可從古代詩人的詩詞中,找到一些對年齡更加通俗易懂的闡釋。宋代大詩人陸游在《木蘭花‧立春日作》一詞中曾這樣寫道: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幡盼醉倒。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詩人從人人平等的角度來看待年齡問題。過年了,無論老幼,大家都添了一歲。你今天年輕,明天也要老的;你現在老了,昨日也曾年輕過。

年輕人可以感受奮鬥的樂趣,老年人也可領略收穫的滿足。大家彼此彼此,何必為添一歲而傷心呢?還是抓住「今天」的大好時光,好好享受這人生樂趣吧!

詩人這種豁達大度的胸襟,不啻一付治療「恐歲病」的良藥,是頗值得我們傚法玩味的。
                                                                                        
忘記年齡,是一種很高的思想境界。你可因收穫豐厚而忘記年齡,也可因看透人生而忘記年齡……但不管哪種情況,都可使你更好的享受人生,使人生變得更加美好!(2008-12-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